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食办 > 地方机构 > 邯郸频道 >

变了“味”的月饼

时间:2022-08-23 10:41|文章来源:中食办|栏目:邯郸频道 |浏览次数:
1、月饼的由来
    相传,月饼最早是祭拜月亮的祭品,起源于唐朝,唐军击退匈奴,在八月十五的时候凯旋归来,唐高祖用胡饼犒赏部队,对月相比,称为月饼。月饼也叫月团、团圆饼等,因其形状和满月相似,人们把它作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
 2、月饼的寓意
     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的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重聚,它反映了人们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中秋节过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聚。追逐月亮是中秋节的习俗。所谓“追逐月亮”,即是农历八月十五以后,还没结束,到第二天晚上,很多人邀请朋友和亲戚,继续赏月,被称为“追逐月亮”。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古代,浙江地区,除了中秋赏月,观潮是又是一个中秋节。广东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中秋节的下午,每个大厅都设立了祭祀的平台,提供各种产品。在仪式结束时,把祭品一个一个地煮,同时为家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到现在为止,吃月饼是中国南北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重聚”。祭拜祖先。
3、变了味的“月饼”
     月饼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商品等现象仍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月饼包装“奢侈”之风,造成了包装材料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让人担忧的是,豪华礼盒包裹下的月饼已与馈赠亲友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甚至化为部分人的腐败载体,败坏了良好社会风气。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过度包装治理,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新国标的落地实施既正逢其时。随着新国标的贯标用标达标,包装平实的月饼,亦可满足普通百姓吃得起、吃得好的美好愿望。一是减少包装层数,二是包装成本受销售价格制约,三是增加禁用包材,要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四是新增混装要求,严格混装要求 ,五是单独明确粽子、月饼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随着中秋节马上到来,各地月饼陆续上市。随着8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市月饼包装的豪华风潮,明显受到遏制。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让我们喜迎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这不仅是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也是月饼爱好者们盼望已久的节日。让我们健康饮食,合理饮食,吃出“健康”的月饼。
 
 
责任编辑:宋建民
【关于我们】【组织机构】【咨询投诉】【留言选登】【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中国安全食品培优孵化系统工程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话:010-65202017 地址:中国•北京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4245号
  技术支持:百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