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食办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地方机构
新闻头条
中食头条
市场监管
乡村振兴
教育在线
文艺走廊
健康养生
名优品牌
乳与乳制品
冷冻饮品
水果、蔬菜等
焙烤食品
消费市场
粮食加工品
政策解读
政策法规
法规解读
法规动态
中食农业
教育培训
食品安全员
食品安全总监
信息查询
评价申报
人员查询
评价结果
食安安全
食品安全
中食农业
投诉曝光
中医食药
融媒体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头条
>
中食头条
>
中食头条
市场监管
乡村振兴
教育在线
文艺走廊
健康养生
农业农村部:6月蔬菜地头价处近五年同期低位,7月有望回升
时间:2022-07-05 17:51
|
文章来源:中国安全食品新闻网
|
栏目:
中食头条
|
浏览次数:
本网讯
7月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蔬菜生产信息专刊第34期(总第144期)显示,据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网监测,2022年6月,全国28个蔬菜产品月均地头价1.91元/公斤,环比下降17.0%,同比下降12.0%,蔬菜地头价位于近五年同期最低点。
2022年6月全国蔬菜地头价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处于低价区间。
6月是我国露地蔬菜生产旺季,全国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日照时数较2021年偏多,整体有利于蔬菜生产,供应较为充足,月均地头价环比、同比均呈下降态势。
二是月内上旬呈下降趋势。
6月9日蔬菜地头价1.78元/公斤,较月初1.90元/公斤下降了6.3%,跌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比年内最高价(4.21元/公斤)下降57.7%。
三是中下旬价格止跌回升。
经历6月10—16日和26—30日两轮较大幅度上涨,月末价格达到2.16元/公斤,比6月9日价格上升了21.3%。
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黄淮海及环渤海等地区因持续高温天气,设施蔬菜提前拉秧,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南方持续降雨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和采收,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100多万亩蔬菜受灾。此外,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性消费开始复苏,蔬菜需求量增加。
6月中后期地头价从主产区看,除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月均地头价环比持平外,其他优势区地头价均有所下降,其中北部产区降幅相对较大。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黄淮海及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北部夏秋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华南及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6月月均地头价环比分别下降了31.7%、19.3%、18.5%、17.8%、6.6%。
从主要品种看,重点监测的28个蔬菜产品中,有22个产品地头价环比下降,6个产品环比上升。其中,冬瓜、番茄、豇豆、圆茄子4种蔬菜下降幅度均超过40%;松花菜和大葱上升幅度超过30%。
7月全国蔬菜生产面临不确定性,地头价有望回升。一是部分地区蔬菜茬口转换。
7月华北及以南地区的冬春季设施蔬菜进入休棚期,部分地区进入蔬菜供应的夏淡期。
二是蔬菜消费增加。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社会活动将恢复正常,餐饮等消费回暖,将带动蔬菜消费增加。
三是天气不确定性较大。
中国气象局预测显示,7月西北地区西部、江南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温伏旱;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出现旱涝渍害,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近期,为加强在田蔬菜管理,积极防范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制定印发了《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将密切与气象部门会商,强化监测预警,指导各地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组织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灾后恢复生产,全力保障夏季蔬菜供应。
责编:王鸿
上一篇: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下一篇:
邯郸市扎实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岗位技能强化培训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咨询投诉】
【留言选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中国安全食品培优孵化系统工程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话:010-65202017 地址:中国•北京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4245号
技术支持:
百佳网络
扫一扫
关注于我们